“節分端午自誰言,萬(wan) 古傳(chuan) 聞為(wei) 屈原”。相較於(yu) 其他傳(chuan) 統節日,端午雖歡騰而熱鬧,卻多了幾分沉毅和肅然。
這幾年,隨著“網絡中國節”主題活動漸成風尚,作為(wei) 中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節日,端午節不僅(jin) 承載了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向往,亦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日益煥發出代“新時代的味道”。濃鬱的傳(chuan) 統文化情思,讓端午這樣的好時節不再是“吃貨節”“促銷節”,而成為(wei) 氤氳文化氣息、傳(chuan) 揚文化根脈的“超鏈接”。
小編隸屬於(yu) 甘肅慶陽人士。可知我們(men) 那裏的香包被譽為(wei) 特產(chan) 。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其填有特殊的中藥材,兼有驅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
(智能18新利娱乐手机版廠家)
中國的醫學經典《黃帝內(nei) 經》中就有關(guan) 於(yu) 香包的記載:歧伯曾攜一藥袋防疫驅瘟、禁蛇毒,開創“熏蒸法”,這種方法在當地漸成習(xi) 俗,草藥被稱為(wei) “香草”,而藥袋變成為(wei) “香包”。
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yu) 辟芷兮,紉秋蘭(lan) 以為(wei) 佩”。佩即佩幃,在這裏既指香包,也含佩帶之意。
(上海智能18新利娱乐手机版)
2006年5月20日,慶陽香包繡製經國務院批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2008年,慶陽市香包民俗文化產(chan) 業(ye) 群被文化部評名為(wei) “全國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
2014年04月0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慶陽香包”實施地理標誌產(chan) 品保護。
本文標題:守護端午|留住傳(chuan) 統文化根脈
責任編輯:弘泱機械科技編輯部
本文鏈接:https://www.hnsy175.com/xwzx/hydt/3561.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