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集水坑排水方式的缺點

廢汙水經排水管道進入集水坑,集水坑內汙水達到一定水位後,通過排汙泵提升輸送至市政管網。但這種傳統的排放方式卻存在著很多問題:
1、汙染自然環境
汙水滲透、腐蝕土層,汙染附近土地及水層;水災時,髒水溢流,汙染周邊環境。
2、影響生活環境
集水坑很難做到良好密封,會有異味溢出,影響周圍環境;集水坑內會有衛生死角,造成汙物積澱,雨季與夏季容易招引蚊蟲,傳播疾病。
3、威脅人身安全
排汙泵長期處於集水坑中會產生腐蝕、生鏽,集水坑內也會產生有害氣體,危害維護維修人員的安全與健康。
4、占用空間大,土建成本高
給排水規範規定“安裝汙水泵的集水坑有效容積不宜小於一台汙水泵5分鍾出水量”,所以集水坑更多是用來蓄水的,它的容積就會比較大,不但占用了大量的空間,還耗費了高昂的土建費用。而且,如果排汙泵遇到問題需要檢修,就需要將排汙泵從偌大的集水坑中取出,給檢修維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5、排汙泵及其維護成本高
給排水規範規定“汙水泵每小時啟動不宜超過6次”,所以排汙泵不得不選擇較大的流量範圍,以減少啟動次數,額外增加了初期設備的投資。同時,調配安裝與維護使用的專用工具及吊裝設備等長期運行維護費用也比較高。